有色金屬具有良好的循環再生利用性能,有色金屬再生利用節能減排效果顯著,是有色金屬工業發展的重要趨勢。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有色金屬工業快速發展、國民經濟的穩步增長,導致了礦產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當前我國國內有色金屬資源中,目前銅、鋁、鉛和鋅礦產原料的對外依賴度分別為60%、50%、40%和15%以上。
再生有色金屬產業被譽為城市礦山,在有效緩解有色金屬供需緊張、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上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再生有色金屬產品產業關聯度廣、吸納就業能力強、資金技術密集,具有廣闊的產業發展前景。發展再生有色金屬產業成為我國有色金屬發展的必經之路。
有色金屬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原材料產業。它具有良好的循環再生利用性能。與原生金屬生產相比,每噸再生銅、再生鋁、再生鉛分別相當于節能1054千克、3443千克、659千克標煤,節水395立方米、22立方米、235立方米,減少固體廢物排放380噸、20噸、128噸,每噸再生銅、再生鉛分別相當于少排放二氧化硫0.137噸、0.03噸[1]。
目前,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產業已經具備了較好的產業基礎:一是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再生金屬加工園區建設逐步形成規模,企業發展迅速,冶煉加工技術裝備水平顯著提高,技術進步和創新加快,形成了從廢金屬回收、拆解、冶煉、加工到產品應用完整的產業鏈;二是再生有色金屬產品應用領域不斷擴大,再生鋁合金應用前景廣闊,再生鉛合金、再生銅產業取得良好成果;三是民營企業占據再生有色金屬生產主體,具有機制活、制度新、創新意識強等優勢,為促進再生金屬產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四是再生金屬產業發展始終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初步形成產學研共同推動產業發展的合力。
1 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現狀
根據《有色金屬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按照再利用、資源優化的原則,到 2015年,主要再生有色金屬產量達到1200 萬噸,其中再生銅、再生鋁、再生鉛占當年產量的比例分別達到 40%、30%、40%?!笆濉睍r期,我國將進一步優化再生有色金屬產業布局。重點支持浙江、廣東、山東、天津、江西等地區發展再生銅,支持廣東、浙江、重慶、上海、河南等地區發展再生鋁,支持安徽、河南、山東、江蘇、湖北等地區發展再生鉛。同時,在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和成渝經濟區等地支持改擴建20萬噸再生銅項目6至8個,20萬噸再生鋁項目8至10個。在華北、華中、東北、黃河三角洲等地區支持改擴建5萬至10萬噸再生銅項目10個,5萬至10萬噸再生鋁項目15個,5萬噸以上再生鉛項目10個。在西北地區支持改擴建5萬噸再生銅項目2個,5萬噸再生鋁項目3個。
2015年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產業整體技術裝備水平將明顯提高。機械化拆解普遍應用,分級利用水平進一步提升。金屬再生熔煉爐向設施完整化和配套化方向發展,先進技術的產能達到80%以上?!笆濉睍r期再生有色金屬領域重點突破廢舊有色金屬預處理、熔煉和節能環保關鍵技術和裝備,形成了一批能夠解決金屬再生和節能減排技術的關鍵技術,通過技術集成和應用示范,逐步建立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的科技創新體系。
1.1再生產業技術升級化
近年來,我國的再生有色金屬行業不斷引進新技術、新設備,對再生金屬方面的研發力度也在逐漸增強。自主創新的道路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吉天利科技有限公司淘汰了鉛蓄電池原有落后生產工藝,與有關科研單位共同開發了一套廢鉛酸電池回收系統,從廢舊鉛酸蓄電池的機械破碎到再生鉛鑄錠,整個回收過程實現了工業廢棄物零排放,并且整個回收過程回收率高、能耗低、效率高,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環保形象,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環保效益兩豐收的新局面[2]。再生鋁方面,再生鋁雙室反射爐、鋁液攪拌技術、鋁液直供等技術裝備廣泛應用。再生鉛企業采用預處理破碎分選、鉛膏鉛柵分類熔煉、低溫連續熔煉、回轉短窯熔煉等先進技術的產能達到80%以上。
1.2再生產業政策化、規范化
近年來,再生產業行業政策政策不斷完善,規范了再生有色金屬行業標準,引導企業規范發展,優化發展,提高了產業規?;?,促進了產業向高效、節能方向發展。
——節能環保政策,2014年為了促進企業節能減排生產,我國頒布了一系列關于節能減排生產的政策。3月,科技部與工信部聯合制定了《2014-2015年節能減排科技專項行動方案》。5月,國務院印發《2014-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方案》,提出了“組織實施一批節能減排和資源循環利用重大技術裝備產業化工程”和“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6月,環保部發布了《關于征求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再生有色金屬工業污染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規定了再生有色金屬工業企業生產過程中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檢測和監控的要求。9月,發改委公示資源綜合利用“雙百工程”示范基地和骨干企業(第二批)擬選名單[3]。
——行業規范政策,為貫徹實施《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環保部聯合各個部門發布《再生銅、鋁、鉛、鋅工業污染排放標準(GB 31573-2015)》并與今年7月1日期開始實施。制定《再生鉛行業準入條件》提高再生鉛企業規模、工藝裝備、能耗、綜合利用和環保等方面的準入門檻,堅決遏制行業無序發展趨勢。
——行業保護政策,2015年1月,商務部等部門印發了《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中長期規劃(2015-2020)》,該規劃要求政府引導和市場運作相結合,促使企業建立健全了回收體系,由政府通過制定政策、法規,規范市場,保護企業積極發展。
1.3再生產業回收鏈健全化
隨著我國社會對再生有色金屬行業的不斷重視以及資源形勢的日益嚴峻,我國的廢有色金屬回收體系日趨完善。建立健全了一套回收——監管——冶煉連續化的體系。以北京市為例,北京與保定建立了聯合回收網絡,針對廢電池建立了全面的監控網絡,保證了回收專業、無污染的進行,廢舊電池集中回收后再銷往有資質的專業企業進行再生鉛回收,避免了鉛酸電池去向不明的尷尬,并保證了鉛回收過程安全進行[4]。2015年,我國內地首個圈區管理固體廢物項目——鷹潭銅拆解加工加工園區通過各部門驗收,加工園區包括生產加工區、監管區、污染處置區,這也將是我國最大的銅廢舊原料回收利用基地和再生資源集散中心[5]。
2主要有色金屬再生產業概括
2013年我國再生銅產量275萬噸,占原生銅42.62%,2014年我國前三季度再生銅170萬噸,同比下降5.6%。我國再生銅產業主要集中在以廣東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區、以天津為代表的環渤海地區和以浙江為代表的長江三角洲地區,三大生產基地形成了再生銅產業的基本格局。三大再生銅生產基地集中了全國80%左右的再生銅企業,每年回收的廢雜銅占全國總量的75%左右[6]。我國的再生銅產業發展緩慢,大多數企業規模小、技術裝備落后,行業的集中度低,很難滿足《再生銅準入條件》,再生銅產業改革以箭在弦上。
2014年,我國再生銅市場面臨嚴峻的市場挑戰,增長緩慢。由于廢料進口壓力持續增加、銅價下滑速度變快,致使廢銅長貨源短缺,許多中小再生銅企業面臨訂單減少,資金鏈斷裂,甚至出現停產倒閉的現象。為改變再生銅市場不利現象,大型企業不斷擴大市場,增強自身優勢。同時,隨著各項政策的實施,企業不斷進行技術改造,環保設施改造,2014年,許多再優質生銅企業應勢而生。表1為2014年再生銅企業新建在建項目情況。
表1為2014年再生銅企業新建在建項目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再生金屬網)
2.2再生鉛
2014年,我國再生鉛產量達160萬噸,同比增長6.7%,約占全年鉛產量的38%。圖1為我國2002-2014年再生鉛產量。自2009年以來,再生鉛產業格局明顯受到市場影響,產量基本保持平穩,增加緩慢。2014年,由于市場及產業結構的調整,再生鉛產業繼續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產業集中度明顯提高,年產10萬噸以上的企業超過10家,這些企業基本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類是傳統的再生鉛企業,如江蘇春興合金(集團)有限公司、湖北金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華鑫鉛業集團有限公司等,其中太和縣大華金屬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再生鉛精煉及深加工項目建成投產,環保水平及生產效率大幅提高。
第二類是蓄電池生產企業延伸產業鏈,如駱駝、天能、超威、風帆等蓄電池生產企業先后上馬再生鉛項目,項目生產線運行較為平穩,并在廢鉛酸蓄電池回收體系建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在企業規模、技術裝備、環境保護等各方面具有較明顯的優勢,成為再生鉛領域重要力量。
第三類是有色金屬冶煉企業,如河南豫光金鉛集團,在江西新建的年處理18萬噸廢鉛酸蓄電池項目建成投產,其廢舊鉛酸蓄電池年處理能力達到54萬噸[7]。
雖然,自2011年以來環保部多次專項整治再生鉛企業,煉鉛企業產業集中度明顯提高,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工藝水平有所提高。但是,我國再生鉛行業面臨三大問題。1)廢鉛酸電池回收體系已經不健全,存在回收鏈斷裂,回收方式原始、無序,銷售市場混亂的情況。2)工藝技術進步不大,仍有再生鉛企業采用反射爐混煉法,能耗高,資源利用率低。3)行業規范執行力度不夠[8,9]。

圖1 我國2002-2014年再生鉛產量
2.3再生鋁
再生鋁行業在我國起步較晚,整體發展雖然迅速但存在的問題也較多,再生鋁產業特點具體如下:1)起步晚、規模小;2)技術落后;3)廢雜鋁原料進口依存度大;4)自產廢鋁潛力巨大。5)環境污染嚴重。
我國的再生鋁行業進展迅猛,再生鋁產量由2006年的66.5萬噸增長到2014年的565萬噸,發展較為迅速[10]。和電解鋁產量比較再生鋁份額還太少,同時我國約60%-70%的再生鋁原料來自于進口,對外依存度過高致使我國再生鋁發展緩慢。我國的再生鋁產業主要集中在廣東、浙江、江蘇、湖南、新疆等地。今年以來再生有色金屬產業政策環境進一步優化,國家有關部委發布了一系列與再生有色金屬產業有關的重要政策法規,其中包括《2014-2015年節能減排科技專項行動方案》、《2014-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方案》等。再生鋁行業管理得到進一步規范,工信部先后公布的兩批符合鋁行業規范條件的鋁企業名單,其中再生鋁企業8家。
隨著經濟持續增長,國內鋁制品的消費量和社會積蓄量不斷增加,初步估算,2015年國內報廢各類新舊鋁制品將超過400萬噸左右,為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原料保障。
在國家相關產業政策和產業規范條件的鼓勵下,我國再生鋁產業在新型節能技術和污染物排放治理方面繼續取得成效,重介質分選、煙氣二次燃燒等再生鋁先進技術在多家企業得到普及應用。再生鋁行業的科技成果轉化速度明顯加快。采用廢鋁制備高品質再生鑄造鋁合金的關鍵技術已經得到應用,已經建成年產6萬噸高品質再生鑄造鋁合金產業化生產線。
3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產業行業問題及發展方向
3.1存在問題
中國的有色再生金屬產業起步較晚,基礎較差,大多數以民營企業為主。直到近幾年才發展起一批大規模的再生有色金屬企業。雖然目前再生有色金屬產業保持在一個較平穩的態勢,但是,我國的有色再生金屬產業仍然存在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及問題,使得我國的再生產業面臨著巨大的困難及挑戰。
一是技術水平落后,創新能力差,環境污染嚴重。和有色金屬礦物冶煉生產技術相比較,我國的再生工藝技術水平低,規模小,綜合能耗高,回收率低等問題。各項技術指標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的差距。二是廢品回收產業鏈不健全。由于我國廢舊有色金屬回收不全面,致使廢舊有色金屬供需嚴重失衡。三是國內下游需求減弱,上游原料回收不易,市場銷售困難。由于經濟發展緩慢,有色金屬的下游產業均遭受嚴重沖擊,建筑、地產、制造業等行業對有色金屬需求量有所減少,導致國內再生行業面臨行業冰凍期。四是行業運行管理機制不健全,監管部不及時,懲罰力度不夠,某些再生企業偷排偷放,環境污染嚴重。
3.2發展方向
在有色金屬資源日益緊缺,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峻,有色金屬冶煉企業效益水平降低的形勢下,加大再生資源開發利用愈加重要。城市礦山中的有色金屬廢料是重要的資源,對廢有色資源進行再利用,是實現可持續發展與循環經濟有效辦法。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的發展必須依靠政策環境優化及科技創新:
(1)加大宣傳力度,調動群眾積極性,加大公眾參與度,增加垃圾分類回收處理意識;提高廢舊金屬回收供應能力。建立健全廢舊金屬回收體系,保障再生冶煉原料充足。擴大廢舊金屬回收范圍,加強稀有、希散及貴金屬回收;
(2)從原料回收到市場銷售,形成完整體產業系,加強優勢企業引導,促進企業示范作用。引導企業起帶頭作用,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形成工業園區;
(3)鼓勵及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和鼓勵相關再生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和技術改造力度,提高再生企業的技術及設備水平,實現行業低污染生產,避免形成新的污染;
(4)加大政府政策支持與資金支持。鼓勵和引進更多的企業和社會資金投資再生行業與資源回收,對再生企業進行稅收優惠。
參考文獻
[1]再協.再生有色金屬前景可期 深層次問題待解決[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4,(4):8.
[2]全力打造國內首家環保再生鉛企業——記陽煤集團吉天利科技有限公司的綠色發展之路[J]. 環境教育,2015,(5):87-89.
[3]. 再生金屬產業或走出低谷[J].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4,(11):17-19.
[4]田西,吳玉鋒,劉婷婷,左鐵鏞. 京津冀城市圈生態一體化下的再生資源產業鏈協作模式初探——以再生鉛為例[J]. 環境保護,2015,(2):51-54.
[5]劉蓓琳,王彤. 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發展研究[J]. 有色金屬工程,2012,(4):12-14+62.
[6]余紹山,袁樂平,賀正楚,張蜜,周永生. 再生有色金屬產業技術專利狀況及發展對策研究[J]. 中國軟科學,2015,(3):41-54.
[7]. 中國再生鉛產業2014年發展概況及2015年形勢預測[J].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5,(4):7-9.
[8]李崇. 廢鉛蓄電池回收模式探討[J]. 資源節約與環保,2015,02:12.
[9]李忠衛,尚輝良,鄧雅清. 我國再生鉛產業發展的現狀與瓶頸[J]. 有色冶金設計與研究,2014,03:58-61.
[10]郭峰,袁孚勝. 再生鋁加工生產技術及發展方向[J]. 有色冶金設計與研究,2015,(1):28-30.
聲明:
“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現狀及問題”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
評論 (0條)